本報記者 陳雪波 盧志坤 北京報道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薄吨袊洜I報》記者獲悉,3月11日,住建部官網發布了《“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和《“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兩個文件中對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提出了詳細要求。
在《“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文件中提到,目前我國的科技水平持續提升,科技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科技創新資源不斷優化?!笆濉睍r期,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在原創性研發能力、創新團隊建設、科技人才儲備、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還不適應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需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接下來,需要推動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取得突破,使得科技力量大幅增強,科技創新體系化水平顯著提高。到202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科技對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實現碳達峰目標任務、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十三五’期間,嚴寒地區城鎮新建居住建筑節能達到75%,累計建設完成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近0.1億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5.14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1.85億平方米,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6%?!痹凇丁笆奈濉苯ㄖ澞芘c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的總結中顯示,“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目標已經圓滿完成。
在“十四五”期間要如何做?這份文件中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該文件還特別指出,將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建筑,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完善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與技術措施。在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中積極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善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因地制宜發展木結構建筑。推廣成熟可靠的新型綠色建造技術。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指出,房地產市場將來會進入存量市場,二手房市場規模會逐漸超過新房市場,但在2030年之前新房市場還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房地產企業面臨著一系列轉型,可以通過數字化給產業賦能,從而實現行業轉型與碳中和、碳達峰實現協同發展。
通過數字化賦能,企業可以實現降本增效,購房者則應該支持“綠色建筑”的發展,節能減排能夠為購房者節省費用的同時,對個人健康也是有益的?!氨热绶课莸暮銣叵到y能夠替代傳統的空調、地暖,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彼渭t衛表示。
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曾于去年發布《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指出綠色建造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的全過程,充分體現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總體特征。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很多關于綠色建筑、綠色建造的嘗試,如一些企業開發出了“被動式健康住宅”,建筑機器人也開始更多地應用于建筑領域。北京市也在2021年率先實施了居住建筑第五步節能設計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891-2020),在立項、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過程中強化綠色建筑標準的實施。